【校招VIP】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3天前 收藏 0 评论 0 java开发

【校招VIP】互联网的路由选择协议

转载声明:文章来源https://blog.csdn.net/LarsGyonX/article/details/123808567

两大类路由选择协议
内部网关协议 IGP (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RIP,OSPF
外部网关协议 EGP (External Gateway Protocol):EGP,BGP-4

内部网关协议RIP
工作原理
路由信息协议 RIP (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 是内部网关协议 IGP 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
RIP 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目的网络,距离,下一跳>
RIP 协议要求网络中的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 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

RIP协议三特点(考点△)
仅和相邻路由器交换信息。
交换的信息是当前本路由器所知道的全部信息,即自己的路由表。
按固定的时间间隔交换路由信息,例如,每隔 30 秒。 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路由器也及时向相邻路由器通告拓扑变化后的路由信息

距离向量算法(考点★)
路由器收到相邻路由器(其地址为 X)的一个 RIP 报文:
(预处理)先修改此 RIP 报文中的所有项目:把“下一跳”字段中的地址都改 为 X,并把所有的“距离”字段的值加 1。
对修改后的 RIP 报文中的每一个项目,重复以下步骤(三条处理原则)
  1.If 项目中的目的网络不在本路由表中,则把该项目加到路由表中。
  2.Else if 下一跳的地址相同,则用收到的项目替换原项目。
  3.Else if 若收到项目中的距离小于路由表中的距离,则进行更新。
  4.Else 什么也不做。
若 3 分钟还没有收到相邻路由器的更新路由表,则把此相邻路由器 记为不可达路由器,即将距离置为 16(表示不可达)。
返回


RIP协议特点(考点△)
RIP 协议特点:好消息传播得快,坏消息传播得慢。
RIP 存在的一个问题:当网络出现故障时,要经过比较长的时间 (例如数分钟) 才能将此信息传送到所有的路由器(缺点)

RIP收敛性问题(考点△)


R1 说:“我到网 1 的距离是 1,是直接交付。”R2 说:“我到网 1 的距离是 2,是经过 R1。
R1出现故障后:R1 说:“我到网 1 的距离是 16 (表示无法到达),是直接交付。R1 收到 R2 的更新报文后,误认为可经过 R2 到达网 1,于是更新 自己的路由表,说:“我到网 1 的距离是 3,下一跳经过 R2”。 然后将此更新信息发送给 R2。
R2 以后又更新自己的路由表为“1, 4, R1”,表明 “我到网 1 距 离是 4,下一跳经过 R1”
这样不断更新下去,直到 R1 和 R2 到网 1 的距离都增大到 16 时 , R1 和 R2才知道网 1 是不可达的。

内部网关协议OSPF
基本特点
采取开放的分布式的链路状态协议
“最短路径优先”是因为使用了 Dijkstra 提出的最短路径算法 SPF
三个要点(对照RIP)
向本自治系统中所有路由器发送信息,这里使用的方法是洪泛法。
发送的信息就是与本路由器相邻的所有路由器的链路状态, 但这只是路由器所知道的部分信息。
只有当链路状态发生变化时,路由器才用洪泛法向所有路由 器发送此信息。
链路状态数据库 (link-state database):实际上就是全网的拓扑结构图,它在全网范围内是一致的(这称为链路状态数据库的同步)。

最短路径算法:Dijkstra(考点★△)


C 0条回复 评论

帖子还没人回复快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