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知识付费

11月28日 收藏 15 评论 3 产品经理

聊聊知识付费

从去年开始,知识付费继直播之后成为新的创业风口,各类互联网付费订阅平台层出不从。为此,2016年也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

什么是知识付费

所谓知识付费,就是把知识变成一种产品或者服务,出售给知识消费者,从而实现商业价值。

知识付费的背景

互联网时代,每天各种免费内容指数级的涌现在我们面前,信息量严重过载,反而造成了一种知识的恐慌,加上越来越碎片化的阅读方式,人们就很难在其中筛选出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于是,知识付费这种模式以互联网内容梳理者的身份应运而生,并且由于低廉的知识干货价格,方便的学习方式和平台,处于决策瘫痪状态的用户,为了节省自己的时间成本,就会愿意通过付费来获取知识。

另外,由于消费方式的升级,人们不只关注物质生活的提高,不只关注明星八卦无聊直播,人们更加追求精神层面的消费。而且高端专业领域的付费知识会让用户无形中获取某种带有隐形炫耀成分的高阶层标签,与此同时,用户们也很乐于享受这种标签所赋予优越感。

知识付费的内容

或者说何种知识值得付费?在这波互联网付费大潮刚吹起的时候,人们还在一直讨论,互联网的未来不是一种免费原则吗?

对于我们这群已经习惯于从互联网平台免费获取信息的人来说,知识究竟该不该付费,如果该付费,那什么样的内容才需要付费?当然,这里我们不讲网络小说电子书这类本身就该付费的产品。我指的是,在这样一个海量信息库中,你所不知道的常识该不该收费,用户原创的段子该不该收费。

得到APP专栏作者李笑来认为,信息本身,不一定是知识。这就好像,房子确实是由砖头建成的,但一堆砖头垒在那里并不会自动构成房子,同样的道理知识确实由信息构成,但一大堆信息放在一块,并不会自动构成知识。因为这种大量堆砌的信息,并不能帮助你做出更好的决策。

所以说,付费阅读的内容必须是加工过的,是能直接给用户提供价值的。想来,人们现在开始热衷于知识付费,就是因为所有内容提供商或者服务商都是由大佬背书的。

他们要不就是各个领域的研究专家,要不就是阅历丰富的学者大V。而人们付费所获取的内容都是这些专业人士对于某种行业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再加些自己独特的观点然后输出到我们这里。这种值得付费的内容也必须是有效高效,能使时间宝贵的用户能得到快速充实的目的。

知识付费的逻辑

有时候真的无法理解,好像一夜之间,我就是想起来撒个尿,可发现我大清已经亡了,外面的一群创业者紧锣密鼓,又一次加入到集体的狂欢时刻。以前我们是排浪式的消费,现在我们开始是一种排浪式的创业。似乎每个人都竖着耳朵在等着一个机会,只要哨声响起,大家都要箭一样冲出去。

 先是一分钟为你答疑解惑的分答付费问答模式,随后,罗辑思维创始人罗振宇全力打造的得到app上线。接着,喜马拉雅,知乎live等大量平台全面跳进此次的付费浪潮,内容更是涉及历史文化,商业财经,职业干货等众多领域。

最近的数据显示,知识付费活跃用户规模已经突破了3000万,而相应的今年整个知识付费的规模预计可以达到500亿元。

那么,是什么原因建立了如此火热的知识付费市场。

正所谓有需求就有市场,面对互联网的大量信息过剩,人们精神消费本质的需求刚好给予了这样一个市场的存在空间。

人们越来越渴望以短平快的心里观念来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不管这些标榜的付费知识到底对于个人有多大的指导效果,但只要是自己喜欢的领域或者本身就是自己所在的领域,不安于现状的人都希望去接处和学习。这是一个总是不断发展的互联网社会,每天各种新技能新概念随时更新更新,如果不时刻准备着学习更多的干货知识,人们马上就会失去话题属性和竞争能力。

从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平台的付费内容都是以音频呈现为主。这充分符合了现代人学习的场景。时间就是资本,每天工作繁忙,琐事不断,而音频知识可以让人们随时学习,即使是闭着眼睛睡觉前都可以。

就罗振宇的得到app来说,他首先是有一个个人背书。之前,罗振宇在优酷,喜马拉雅等平台免费播出《罗辑思维》,就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知识的服务商。通过自己大量的阅读经验,然后打包话题为用户传输知识。虽然并没有付费,但此时的罗振宇就已经是在培养用户的学习习惯,每期高质量的知识内容相比于大量的网络信息让人大呼过瘾。

等到一大批知识消费者们逐渐痴迷于这种学习方式之后,罗振宇就推出知识服务app得到,用户的习惯已经培养的差不多了,有罗振宇这样的大佬,他就开始联络各方大神。什么李翔,宁向东,薛兆丰都开始在得到上开设专栏撰写付费内容课程。

很快,由于罗辑思维的流量导入和超级干货的课程内容,又俘获了一大批学习者。然后又开始联络更多的大神。如此进入一个良性的循环当中,把付费概念一推再推,终起浪潮。

关于喜马拉雅马东领衔的《好好说话》,则是作为一个口才培训节目,从沟通到谈判,教给用户一整套应付生活场景需求的话术。

这个节目在喜马拉雅平台所举办的“123知识狂欢节上”以单日销售额555万元夺冠。同样的,在《好好说话》之前,马东马薇薇这一帮人的《奇葩说》就火遍大江南北,并且收获了不少忠实粉丝和拥趸。那么顺理成长,此次由原班人马打造的《好好说话》也大获成功。

我们可以看到,互联网上的有价值的稀缺内容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不管是得到还是好好说话,有一个共同的点就是,在他们已经输出大量有价值的东西培养用户习惯之后,凭借这自己建立的IP价值,摇身一变进行内容收费。

所以,每一个知识付费的栏目背后都有一个话题性的领域专业级大V,然后是有趣有料知识付费产品,课程时间不能太长,课程内容必须一针见血,生动形象,能满足用户快速充电的心里期待。前提是,他们已经潜移默化培养了用户的可能付费习惯。

至于,好好说话这样一个略带娱乐性质的节目能不能算一个内容服务商,它实施变现的能力是来源于自己的内容还是粉丝的群众拥护。

知识付费的问题

这到底是知识付费的春天还是知识付费的泡沫。

当知识付费这个概念刚兴起的时候,人们明显觉得在信息的海洋里那一座价值灯塔的有用之处。可后来越来越多的知识付费栏目的出现,有用的无用的鱼龙混杂,我们似乎又一次沦入开始的境地。

再一个,针对所订阅的付费内容,起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没过几天就觉得一些内容开始消化不了,到最后索性就不看。

问题还在于阅读碎片化,信息的大量过剩,每天有用的知识都阅读不过来,就更别说沉浸下来学习付费的知识。因为付费这种内容你必须要静下来认真的去学习,不然这种干货根本消化不了。尽管各大知识服务商已经很努力的去提供一些简化过的易懂好听的课程。

还有就是,这些知识提供者所宣称的具有稀缺价值的东西到底比那些知名的免费知识提供者的内容到底强在哪。关键是这东西根本没有一个判断的标准。对于用户来说,那些对自己有用的,能起到立竿见影价值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付费的还是免费的,这在某种程度上依然是一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我们这群知识消费者如果依托付费的平台,想去提升自己,那就无力在有限的时间里框架性的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我们通过非线性的学习,带来的结果依然是悲哀的。

C 3条回复 评论
coderpwh

在大学没有那么优秀的经历怎么办

发表于 2023-07-22 22:00:00
0 0
杨微粒

涨知识了

发表于 2023-01-29 23:00:00
0 0
秋水没过月亮

希望今年秋招能有所收获

发表于 2021-11-29 23:00:0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