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丝剥茧评论模块

04月26日 收藏 0 评论 0 产品经理

抽丝剥茧评论模块

文章申明:转载来源:https://zhuanlan.zhihu.com/p/37154672

文章的脉络从整体到局部分成以下几个部分:评论模块的设计逻辑、细节设计

为大家详细梳理市面上几个常用的评论模式。分析不同产品存在的相同规律以及产品设计中的深层逻辑。实际设计中需要注意的细节内容。

一、设计逻辑

如果问大家,以评论为核心功能的产品有哪些?

相信很多人都会不假思索的答出,新浪微博、知乎等社区类产品。评论这个功能在社交中以最小的打扰方式,使得人与人取得连接沟通。换句话来说,与什么人沟通,怎么沟通是不同产品产生差异化的根本原因。

所以,尽管都是社区类产品,新浪微博和知乎这两款产品在产品设计上有着明显的不同。

要解释这个问题前,先从结构最简单的评论模块开始分析,再根据复杂度逐级递增。

(1)结构公式1:NV1

代表产品:微信公众号

以微信公众号评论模块举例,如果把所有评论人(即写评语的人)看做一个主体N,把评论对象看做一个主体1。
那么,这就是一个NV1的模式 。
详细来说就是,它是由多个人针对一个对象(公众号作者)的沟通,不同评论人之间却不能相互沟通。


这是最简单评论形式,即留言板功能。因为开发难度低,在互联网早期被广泛应用到各个网站。但这显然不是微信所考虑的因素。

微信之所以采用留言板功能,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产品定位:以内容阅读为核心

公众号的产品定位是以内容阅读为核心,所有的评论针对文章内容而展开,并不需要读者之间互相讨论,否则一些针锋相对的现象会影响阅读质量。

2.产品目标:净化平台环境、筛选优质评论

公众号的显示机制:所有评论自动存储到后台,经过作者审核后才能在前台显示。留言板的形式便于作者对内容的审核。进化平台环境。同时,能够引导用户生产与主题相关的精华评。
公众号并没有像微博一样需要承担社交的重任,因此,这种一对多的单向输出反而更为合适。否则,为什么不增加点击评论人头像就可添加好友的功能

特点:算法排序

点赞数和时间两个维度,点赞数高排前,相同点赞数下按时间倒叙排列。
时间倒叙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排列方法。最大的原因在于,话题随着时效性可能产生的观点也不同。

例如:
某个孕妇跳楼事件,在初期舆论的矛头纷纷指向家属,但随着案情的深入公众逐渐了解,医院在这过程中也存在无法推卸的责任。
因此保证最新的评论会在前面显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2)结构公式2:NVN (无折叠评论)

代表产品:网易云音乐、网易美学、抖音、优酷

NVN模式对比NV1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只局限于单纯的评论人与作者多对一的单向沟通,评论人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从而变成了多对多的模式。

特点:
1.无折叠评论
2.回复并引用单个原评
3.时间倒叙排列


网易云音乐为例,当用户B回复用户A的评论时,会引用用户A的评论。
云音乐的评论数量比较大,旧的评语马上会被新的覆盖,如果没有引用原评就直接显示回复内容,会造成前后内容无法连接起来。评论人甚至都忘记自己写了什么。
但放在微信朋友圈就不同了。微信是熟人社交,朋友圈的评论数量不会太多,不需要引用原评就能看出前后的关系。

用户B的评论是在用户A的上面。当然,有些产品会显示在下面。

不同顺序考虑的因素:

强调不同的内容主体
内容的因果联系
阅读习惯

例如,网易新闻就是显示在下方。

(3)结构公式3:NVN (有折叠评论)

代表产品:网易新闻

特点:
1.有折叠评论
2.回复并引用多个原评
3.时间倒叙排列

云音乐是A和B之间的对话,假如出现另一个场景,用户C想要插进A和B之间的讨论,要怎么设计呢?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些产品中出现了折叠评论。折叠评论也有很多形式,以下会一一展开介绍。

折叠评论的使用场景:参与对话的人较多。像聊天室一样几个人共同参与讨论话题。

如上图所示的网易新闻。
B用户想要回复A。动作:引用A的原评并回复。
C用户想要回复B。动作:引用A和B的原评并回复。
……
依次类推。这种不断引用原评,层层盖楼式的评论模式的优点显而易见:

1、能够对话题和对象畅所欲言。
2、阅读起来情节脉络清晰。

用在网易新闻这个产品上很合适(评论区里的屌丝键盘侠用户有强烈的表达欲)

产品经理在选择使用哪种评论形式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该产品的用户群体。
比如,另一款产品——知乎,如果用这种盖楼式的评论就行不通了。
知乎的核心是:知识分享社区。旨在打造良性的传播和讨论氛围。如果用这种盖楼的评论方式,会造成评论区氛围混乱不好管理,大家想喷什么就喷什么。从而影响产品的基调氛围。

(4)结构公式4:NVN+1V1(折叠评论)/NVN+NV1(折叠评论)

代表产品:知乎

特点:
1、一级评论页面是NVN模式 可选择倒叙/正叙排列
回复对话不引用原文

2、二级评论页面(折叠评论)是1V1/NV1模式


这个产品有两级的评论页面,折叠评论是被单独放在一个独立页面中。(网易新闻的折叠评论是在同一页面里)

折叠评论里面出现两种情况:

1、查看对话
查看对话是1对1的对话,无第三个人参与。

2、查看回复
查看回复是多个人对1人的对话。

知乎最早是没有折叠评论的,排序也根据时间正序排,虽然看起来逻辑清晰,但因为实效性不足一直饱受诟病。

增加倒序排列后,为了解决加入夹杂大量评论的情况下逐条寻找对话的困难。

增加了“查看对话”“查看回复”的功能。打开后可查看每条对话的情况。

(5)结构公式5:NV1+NVN(折叠评论)

代表产品:新浪微博、小红书、ZAKER、百度贴吧

特点:

1.一级评论页面是NV1形式,并引用原评
2.二级评论页面(折叠评论)是NVN形式

这个结构应用的产品非常广泛,NV1的讨论形式使得讨论的主题非常明确,用户可以排除其他不相干的评论内容。

所有单独讨论的内容都被折叠起来,查看的时候点开就可以。因为评论的人众多,所以NVN的评论会引用原文。

二、细节设计

(1)评论排序规则:算法 根据点赞/回复数量/时间等多个维度

例如
网易新闻、知乎里面还有个“踩评论”的功能,为算法多增加一个判断的维度。

还有时间倒叙/时间正序排列
算法和时间倒叙目前应用比较广泛,时间正序通常被用在折叠评论里。
(2)显示内容

发布人头像、ID、所在地、发布时间、手机型号、点赞数、回复数

不同产品显示的信息不同,例如网易新闻、今日头条等资讯类产品会在评论中显示评论人的地域、手机型号等信息。通过增加用户资料提高评论的参与度。
(3)对话框键盘设计
有些产品会支持发送表情、图片、视频……等功能。不同位置的设计对产品起到引导作用。
例如,网易美学把图片与对话框放在一起。甚至为了增强图片功能的地位,连表情功能都没有。

对话框失焦时显示什么内容?获取焦点时显示什么内容?

一般的对话框要么为空,要么就会标注“请输入评论”等文字。获取焦点时提示文字就会消失。

网易美学和小红书这两款产品每次打开时随机变化提示的文字。

键盘支持换行或发送。支持直接发送的产品是不支持换行的。支持换行的通常是回复内容比较长的产品。

(4)评论内容

超链接、图片、视频怎么显示

(5)限制

评论内容为空时不可发送

评论字符数量限制

是否支持特殊字符

图片视频数量限制

(6)保存

正常状态下退出如何保存未发出的评语

异常状态下退出如何保存未发出的评语

(7)删除/修改

是否支持评论方删除或修改评论

被回复过的评论删除后怎么显示

(8)评论权限

用户权限:

①是否支持任何人评论(已登录/未登录)
②启动匿名
③回复、转发、收藏、举报、@好友

作者权限:
①作者可筛选显示的评论
②可设置不同人的评论权限(例,关注的人,好友,非黑名单用户等)
③关闭评论功能 禁止转载

(9)消息提示

被回复/点赞后提醒
未发布/发布成功后提醒
异常状态下提醒

(10)运营

置顶精华评
评论的显示机制是先审核再显示还是先显示再审核
功能和细节有很多,无法详细列举。

三、总结

从整体到局部的分析方法,可以先抓住该功能的主干部分,之后的产品迭代都是在这基础上不断的丰富场景合功能。

在分析功能模块的时候先要排除一些看似很炫的交互、功能,抓住功能的本质,从一个整体进行分析。通过纵向横向的对比,找出核心与规律。

都说公众号和微博是两大竞争对手,公众号没有微博那样复杂评论模块,却轻而易举的撕开了一道口子。

微博发展至今,从最初的社交渐渐地向内容转型。

在社交层面里游刃有余的评论模块到内容产品的时候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开放的评论模块使得一些内容生产者想要寻求一个更安静祥和评论下的创作环境。

抛开其他因素不谈,公众号的评论的形式满足了这一部分人的需求。

因而,并非产品功能够丰富,够多样化就有足够竞争力。在考虑用户需求的同时,必须要结合产品定位与目标。更有甚者,产品目标比用户需求来得更为重要。

C 0条回复 评论

帖子还没人回复快来抢沙发